精益求精的STEAM自主學習
香港道教聯合會純陽小學
「起初他們看到這份STEM專題報告時,「一頭霧水」四字全都浮現在他們的樣子上,也有同學不知從何冒出的想法,揚言說要製作一台機械人。其後,經過不斷的引導,同學的討論漸見質素,說要製作機械人的一組同學也真的嘗試實踐他們的想法,從機械人的外表討論到便攜性,再由便攜性討論到當中科學原理,轉變真的十分大!最記得當他們在全班面前演說成果,最後的Q&A環節尤其激烈。班上的同學不斷提出質疑,解說的同學不斷反駁,我才驚覺我班的同學原來能在STEM上產生出這麼強烈的火花。」
王學文老師 (為教師獎勵計劃 2022 分享的難忘故事)
參與In-STEM 計劃前 – 先知先覺
學校明白推動STEAM教育以配合全球的教育趨勢,裝備學生對社會及全球因急速的經濟、科學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轉變和挑戰至關重要,因此,早於2009年,學校每年均會舉辦校內比賽「STEAM自學及探究小專家」(現稱「STEAM童創美好世界」),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解難能力為學校關注事項,並協助學生在不同學科及跨學科上建立穩固的STEAM知識基礎。學校有如此豐富的STEM教育經驗,究竟還可以如何在自主學習和STEM教學上有更多的創新和突破呢?
學校在2021/2022學年的突破 – 更上一層樓
雖然學校已經走在前端,但深入探討後,發現有很多地方仍然有進步空間。梁校長期望有更多教師可以接受培訓,因此參與InSTEM計劃,讓教師了解更多關於如何評估STEAM學習,以及更進一步探索STEAM教育應該如何走下去,好讓所有學生都可以得到更多啟發及進步,發揮其獨特性。近年,學校的其中一個關注事項是發展學生的「自主學習」能力,希望他們能掌握如何有效學習,如何管理和創建知識,並能學以致用,解決問題,進而改善生活。為了配合學校發展方向,本學年的STEAM比賽主題是「讓生活變得更美好」,鼓勵學生以工程設計過程創造產品,為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和作出改善而努力。
學生的突破 – 一切從生活出發
學校每年都會舉辦STEAM相關的校內比賽,學生的自主學習氣氛濃厚,他們會自行上網搜集資料、進行實驗、解說及紀錄等,多年來學生參與度高,也製作出很多優秀作品。
今年的小五常識科教師期望學生能從發現生活上的問題出發,配合神經系統的課程,因而發展了「保護坐骨神經大行動」的SDL-STEM學習設計。在課堂進行時,教師引導同學自行探究生活上的問題,例如坐姿不良,學生需要以工程設計循環,構思解決問題的方案,進而思考這個裝置設計所要考慮到的條件及達標準則,例如:穩定性、堅固性等等,然後設計和創造護脊裝置,再進行用家測試、改良及修正以達致學習目標。由於學習活動貼近學生生活環境,也可從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來加入設計中,使學習動機大大提高。這次的課堂也為着未來的課程定下了基礎,參與的科任教師可將是次經驗分享給其他教師,讓教師共同設計更多與生活有關的課堂,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教師的突破 – 教師的自主學習
教師發展SDL-STEM學習設計,讓學生經歷自主學習的同時,他們也親身體驗了自主學習過程。由於全級共有六班,教師會不斷在恆常的共備會議中,反思學生表現和課堂設計,率先實施課堂的教師會給予回饋和建議,讓尚未施教的教師參考,按需要調整教材和課堂編排,優化每一個課節,提升專業發展,亦為課程發展開拓新一頁。團隊教師亦參考友校做法,再發揮創意,設計特別學習活動,例如想到合班一同實施課堂,讓不同班別的學生可以一同參與小組討論和匯報,產生更多火花和思考,效果是喜出望外。

STEM統籌透過本計劃的工作坊,學習使用學習設計平台 (Learning design studio)後,便率先探索和使用來發展本年的STEM學習設計,設計一系列以工程設計過程為主軸的自主學習活動,利用設計師儀表板的課程分析,改良設計和學習活動種類,令一連串課堂都能呼應相關的學習目標,亦有相應的評估活動。團隊教師更接受本計劃邀請,在學習設計擂台中,分享精彩的學習設計,其自主學習能力之提高,讓友校教師大為讚嘆!
因著學校提供了一個持續發展SDL-STEM的環境,擁有充裕的硬件配套,大部份現職教師均會使用現有設施,學校管理層也會設立教學講座,讓新入職教師學習運用已有教學資源。教師亦會善用電子教學,每科每級均有一名電子教學種子教師,該名教師需帶領同級科任進行最少一次的電子學習課堂,並安排同儕觀課。電子學習課堂加入更多自主學習的元素,教師會利用不同教學資源進行「翻轉教室」活動,讓學生在家中學習,而保留在校課堂互動時間。教師按課題靈活運用Nearpod 及Kahoot 作為教學工具,效果良好,也增加了學生對電子學習的動機和興趣。學習過程中,教師更能掌握如何把STEM教學與自主學習的元素結合起來。
學校管理層的突破 – 促進教學創新
為便於與各科合作,STEAM組內有各科組成員,亦有新舊同事參與,而在各科的課程中,每級最少有一課題會結合STEAM教育,具體課題會由統籌主任及科目代表教師相討。另外,由於STEAM教育主要涵蓋課程問題,故在行政架構下,STEAM組屬課程發展組之下。
科主任及STEAM統籌教師更具備發展自主學習與STEAM元素結合的課程的經驗,有助於建構各級的STEAM學習架構,優化學校的STEM課程。由於本年教師團隊與HKU CITE團隊合作,共同設計小五常識科SDL-STEM課堂,為讓教師有更多時間準備,校方已為所有小五常識科任教師減少課節,也在每星期三安排有共備會議,讓科任有更多時間進行備課。在設計課堂的過程中,各科任教師均獲益不少,透過討論及分享擴闊了教師們的思維和視野。
突破所需學習條件 – 全方位支援
對於SDL-STEM教育,學校提供了以下的學習條件︰
- 硬件配備:學校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,把常識室改建而成的「STEAM‧創意中心」,期望它能成為啟發學生創科精神的地方。「STEAM‧創意中心」內有多項設施能讓學生一展所長,包括:Gigo Wall, Laser Cutting Zone, 3D Printing, VR裝置,多項編程硬件等。
- 三年關注項目:將STEAM教育設為學校其中一項三年關注項目,全校都對STEAM教育高度關注及支持,並在課程內或外均盡力配合。
- 減輕中層負擔:為讓學校STEAM教育能順利發展,學校所有中層管理人員均已減少教學節數,讓他們更有充裕時間進行構思、策劃、推廣等工作,並與前線教師共同準備及進行教學。
- 培訓前線教師:盡量讓前線教師有機會接觸有關行政工作,同時設立STEAM教育講座,鼓勵教師進修,以培養下一任中層人員。
- 網上學習平台:本校為每位學生申請一個Google帳戶,並將該帳戶連接到各大網上學習平台(Tinkercad, CoSpace edu, Scratch……),讓學生能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,又能於課餘時間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。
- 自主學習氛圍︰在校園各個地方均設有「自學牆」,鼓勵學生自學探究,學生在閒時可借用IPAD到校園各個角落進行自學活動,以培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協作、解難、溝通及創造力。
學校在本中心舉辦的教師獎勵計劃 2021/22獲得「SDL-STEM 學校發展獎 – 促進教學創新」及「學習設計模式獎」,團隊教師出席頒獎典禮,分享得獎感言,並且在計劃成果分享會的學習設計擂台中,分享保護坐骨神經大行動的學習設計及參與答問環節。歡迎觀看這個短片,重溫他們的精彩分享。
「以全方位自主學習推展校本STEM課程」計劃由優質教育基金贊助
此計劃產品版權屬優質教育基金擁有,未經許可,不得翻印以作商業用途